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心理护理 > 正文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们面对紧张情境时的一种应对方式。人为了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和愉快,应付或避免挫折、不安给人在精神上造成的痛苦和焦虑体验。

  一、常见的几种心理防御机制

  潜抑、否认、外投射、内投射、反向作用、转移、合理化、抵消、固着、退行。

  此外,还有转移、升华、幽默等心理防御机制。此三种被视为是成熟的、积极的、对社会和自己有建设性意义的机制。

  二、心理防御机制的特征

  1.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各种防御机制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由于生活环境及个人经历的影响,防御机制常常渗透到一个人的人格中,以比较固定的态度及行为模式表现出来,即某人在无意识中,习惯于使用某种心理防御机制。

  2.心理防御机制使用得当,可免除内心痛苦以适应现实。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无论是正常人、神经症病人或精神病人,都在无意识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使用得当,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但若使用不当或过分发展,距现实太远。虽然现实冲突或挫折引起的焦虑减轻了,但却以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心理疾病。

  3.绝大多数自我防御机制,是歪曲、掩盖或否认现实,阻碍心理发展,不能有效地对付焦虑。防御机制在人生的头二十年不断加强,一旦形成难以改变,严重时完全控制自我。建立在防御机制之上的心理稳定是脆弱的。如果防御机制突然失效,自我就会突然失去依赖而陷入焦虑,导致心理危机。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