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心房颤动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房颤按发作情况可分为急性房颤和慢性房颤,前者指初次发作且在24~48h以内的房颤;慢性房颤又可分为阵发性房颤(可自行终止)、持续性房颤(需干预治疗后始能终止)和永久性房颤。

  病因和发病机制

  房颤是较常见的心律失常,西方国家人群中患病率约为2%,国内大样本调查患病率约为0.77%,且均随着年龄变老而患病率升高。其病因与房扑相似,多见于器质性心内外疾患。但阵发性房颤亦可发生于无心房肥大、心功能不全及相关心内外疾病患者,称为特发性房颤或孤立性房颤。

  房颤的发病机制是各种致病因素(包括离子通道病变)引起心房肌细胞电生理异常。表现为①心房内发生多发微波折返(multiple wavelet re-entry);②肺静脉、腔静脉或冠状静脉窦等开口部位有快速发放冲动灶(rapid firing focus)。前者多与房颤持续相关,后者多与房颤触发相关。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