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是一层很薄的浆膜,分为相互连续的壁层腹膜和脏层腹膜两部分。壁层腹膜附于腹壁、横膈脏面和盆壁的内面;脏层腹膜覆盖于内脏表面,形成网膜、系膜和韧带。
腹膜腔(通称腹腔)是壁层腹膜和脏层腹膜之间的潜在间隙。男性是封闭的,而女性则经输卵管、子宫、阴道与外界相通。腹膜腔是人体最大的体腔。
生理作用:
①润滑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腹腔分泌少量液体润滑腹腔和减少脏器间的摩擦。
②吸收和渗出作用,腹膜是双向的半透性膜;水电解质、尿素及一些小分子能透过腹膜。腹膜吸收力很强,它能吸收腹腔内的渗液、血液、空气和毒素等,在严重腹膜炎时可因腹膜吸收大量毒素,而引起感染性休克。腹上部腹膜吸收能力较下部强,故腹部炎症和手术后病人多取半卧位,以减轻腹膜对有害物质的吸收。此外,腹膜还能渗出液体、电解质和尿素。
③防御作用,正常情况下,腹膜向腹腔渗出少量浆液,内含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在急性炎症时。腹膜分泌大量渗出液,以稀释毒素和减少刺激。其中的巨噬细胞能吞噬细菌、消除异物和破碎组织。渗出液中的纤维蛋白沉积在病变周围,产生粘连,一方面将炎症局限、阻止感染扩散;另一方面因此而造成腹内广泛的纤维性粘连,也可引起肠梗阻。同时,由于体液的大量渗出,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④修复和再生作用,渗出液中的纤维沉积在病变周围也可修复受损组织,促进伤口愈合。
壁层腹膜主要受体神经(肋间神经和腰神经)支配,痛觉敏感,定位准确。腹前的壁层腹膜在炎症时,可引起局部疼痛和反射性腹肌紧张,出现腹膜刺激征。膈肌中心部分的腹膜受到刺激时,通过膈神经反射可引起肩部反射痛和打嗝。脏层腹膜受自主神经支配,痫觉定位差,但对牵拉、膨胀、压迫等刺激较为敏感,常为钝痛而定位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