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外科护理 > 正文

小儿身长(高)

  身长指从头顶至足底的全身长度,是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为50cm.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长2.5cm,6个月时达65cm,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1.5cm,1周岁时75cm,2周岁时85cm.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5~7cm。2~12岁小儿身长可按下列公式推算:身高(cm)=年龄×7+70(cm)。

  青春期出现身高增长的第2个加速期,12岁以后不能再按上式推算。

  身长包括头部、脊柱和下肢的长度。三部分发育进度并不相同,头部发育较早,下肢较晚。因此,有时临床上需要分别测量上部量(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和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以检查其比例关系。新生儿上部量与下部量的比例为60%:40%,中点在脐以上。2岁时中点在脐下,6岁时中点移至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12岁时上、下部量相等,中点在耻骨联合上缘。身材矮小但比例匀称,多见于垂体性侏儒症;身体矮小,下部量特短,多见于克汀病(呆小病)及软骨发育不全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