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肿瘤护理 > 正文

疼痛评估中的注意事项

  疼痛评估中的注意事项:

  (一)相信病人的主诉。疼痛的主诉是症状而不是诊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疼痛的评价缺乏客观的指标,主诉是最重要的依据,在评价时注意引导病人将最主要的问题阐明,避免混乱,防止重要病史遗漏,同时不应将医护人员的观察代替病人自身感受。

  (二)注意病人心理状态对疼痛的影响。需要明确病人目前是否存在抑郁或焦虑,抑郁或焦虑的程度,了解过去是否有类似的感受,是否接受过心理治疗。询问病人是否有急慢性疼痛的经历。了解病人是否有酒精或药物依赖史,可以解释病人对阿片类药物的恐惧或拒绝服用的行为。心理状态与疼痛的关系在癌性疼痛表现更为突出,尤其疼痛较为剧烈或持续的时间较长时,心理问题常会影响疼痛的评价结果。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心理状态的评价。

  (三)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临床常常使用CT、MRI等,CT对骨和软组织的肿瘤诊断参考价值高,可以发现早期骨转移。MRI可以确定肿瘤压迫硬膜的程度,对脑内肿瘤有同样的诊断价值。根据病变的性质和部位选择合理的影像检查,对评价疼痛和合理选择治疗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四)注意病人身体一般情况和有无其它疾病。许多病人在患癌症的同时合并其它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常常存在慢性关节痛、慢性腰腿痛等非恶性疼痛,有时需要在评价中加以鉴别,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消除病人不必要的紧张和担忧,有利于减轻病人的痛苦。此外对病人患有的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进行全面的评价和了解,在使用镇痛治疗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疾病的影响,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五)评价时应注意疼痛综合征问题。常见的疼痛综合征包括骨转移、神经病性痛、化疗后疼痛综合症等。这些疼痛综合征的镇痛治疗相对困难,对吗啡类镇痛药不敏感,常需辅助用药或采取一些非药物镇痛治疗方法。在评价时应对其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在考虑病人的情况后选择适合病人治疗方案。

  (六)注意对疼痛治疗后的评价,反复进行镇痛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的评价是提高镇痛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手段。镇痛治疗后的评价应反复持续进行,只要病人需要镇痛治疗,治疗后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在临床治疗中应给予必要的重视。

  (七)注意选择可靠的评价量表,对病人疼痛反复进行评价,应依据评价量表,评价量表应具有易于使用、结果可靠、可复性强、病人易于接受等特点。

  (八)对疼痛性质有所改变或出现新的疼痛应及时作出诊断性评价并修改治疗计划。

  (九)教会病人和家属使用常用的疼痛评价方法和工具,包括病人在家中接受治疗时同样重要,以便使病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全面的镇痛治疗。

  疼痛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和体验,临床上衡量疼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病人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应充分相信病人的主诉。评价量表应该病人完成,医护人员应去询问病人的疼痛情况,并把病人的主诉作为评价疼痛的原始资料。采取观察病人的行为表现作为疼痛强度指标是不恰当的。因此必须确切了解病人所主诉的疼痛真实含义是什么,寻找出病人所主诉疼痛的原因,需要全面的采集病史和检查病人,通过综合分析、评价和确定导致疼痛的因素。所以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确切的诊断和评价,是恰当治疗的前提。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反复进行评价,因为只有对治疗效果进行反复的评价,才能合理选择持续治疗方案。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