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急救护理 > 正文

毒蛇咬伤的急救

  急救的关键在于使毒液迅速排出,防止吸收与扩散。

  局部处理

  (1)及早绑扎:在咬伤肢体近侧关节以上,或距创口5~10cm处,用止血带或就地取材加以绑扎,以阻断静脉血和淋巴回流为度。于急救处理结束或应用有效蛇药30分钟后,始可松绑。

  (2)伤肢休息:伤后将伤肢制动后放低抬送医院,严禁走路和跑步。

  (3)清创排毒:以牙痕为中心作十字形切开至皮下,拔除毒牙,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清洗伤口。自上而下、不断轻柔缓慢地挤压伤肢,使毒液从伤口流出,亦可用吸引器或拔火罐吸出毒液。术后伤肢取下垂位置。

  (4)尽快破坏或抑制存留在伤口内的蛇毒,可酌情选用:

  1)胰蛋白酶:能直接破坏蛇毒,于牙痕周围注射,深达肌层,或在绑扎上端进行套封,如发生过敏,加用异丙嗪25mg肌注;

  2)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止痛、消炎、退肿、减少过敏及抑制蛇毒扩散的作用;

  3)依地酸钠:可抑制蛇毒中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对抗蛇毒所致的肿胀,从而减轻局部坏死,常用于肿胀瘀斑区封闭,并在其上方套封。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