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外科护理 > 正文

急性动脉栓塞的病因和病理

  急性动脉栓塞是指栓子自心脏或近心端大动脉壁脱落后,也可能是进入血管内的异物被血流冲向远端,堵塞远端动脉,导致相应的肢体或内脏器官的急性缺血,甚至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此病起病急,发展快,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终身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绝大多数栓子来源于心脏。在我国,风湿性心脏病曾是动脉栓塞的最常见的原因,但随着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增加,冠心病引起的动脉栓塞的比例也日渐增多。另外,心脏瓣膜移植术后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也是动脉栓塞的病因、病理之一。因此,有心脏是动脉栓塞的病源之说。其他如动脉硬化斑块脱落、脂肪、空气及羊水等均可成为栓子,造成动脉栓塞。主要病理变化是早期动脉痉挛、内皮细胞变性,动脉腔内继发血栓形成。严重缺血6-12小时可引起组织坏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