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儿科护理 > 正文

早产儿治疗用氧

  早产儿治疗用氧:

  (一)给氧指征

  临床上有呼吸窘迫的表现,再吸入空气时,动脉氧气压(PaO2)<50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TcS02)<85%者。治疗的目的是维持Pa02在50~80mmHg,或TcS02在90%~95%。

  (二)氧疗及呼吸支持方式

  1.头罩吸氧或改造鼻导管吸氧 用于有轻度呼吸窘迫的患儿。给氧浓度视病情需要而定,开始时可试用40%左右的氧,10—20min后根据Pa02或TcS02调整。如需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氧(>40%)才能维持Pa0:稳定时,应考虑采用辅助呼吸。

  2.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给氧(NCPAP) 早期应用可减少机械通气的需求。压力2~6cmH2O,流量3~5L/min.要应用装有空气、氧气混合的CPAP装置,以便调节氧浓度,避免纯氧吸入。

  3.机械通气  当临床上表现重度呼吸紧迫,吸入氧浓度(Fi02)>0.5时,Pa02<50mmHg、PC02>60mmHg或有其他机械通气指征时,须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氧气治疗指征,对临床上无紫绀、无呼吸窘迫、Pa02或TcS02。正常者不必吸氧。对早产而呼吸暂停主要针对病因治疗,必要时间断吸氧。

  2.在氧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Fi02、Pa02或TcS02.在不同的呼吸支持水平,都应以最低的氧浓度维持Pa02在50~80mmHg,TcSO2在90%~95%。在机械通气时,当患儿病情好转、血气改善后,即降低Fi02。调整氧浓度应逐步进行,以免波动过大。

  3.如患儿对氧浓度需求高,应积极查找病因,调整治疗方案,给以相应治疗。

  4.对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用氧时,一定要告知家长早产儿血管不成熟的特点、早产儿用氧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危害。

  5.凡是经过氧疗,符合眼科筛查标准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34周时进行眼科ROP筛查,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6.进行早产儿氧疗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如氧浓度测定仪,血气分析仪或经皮氧饱和度测定仪等,如不具备氧疗检测条件,应转到具备条件的医院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