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计划与干预:
(一)确定优先项目
在确定优先项目时,应遵循重要性和有效性原则。
1.重要性原则 先考虑对人群健康威胁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社区稳定影响较大的健康问题。
2.有效性原则 优先考虑通过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改善的健康问题。
(二)确定计划目的与目标
一旦确定了优先项目,即可确定项目的目的和目标。
目的和目标是计划存在与效果评价的依据。目的是指在执行某项计划后预期达到的最终结果。目的是宏观性、远期性,一般用文字表述。目标是目的的具体体现,用指标描述,具有可测量性。
1.计划目的 计划目的是健康教育项目最终利益的阐述,如:通过降低吸烟率以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
2.计划目标 计划目标是在计划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对象、时间、内容或程度等问题。以上述计划目的为例,其计划目标为:某社区l6~26岁青少年吸烟率在3年内降低25%。计划目标可分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一般由3个“W”和2个“H”组成,即:
①Who——对象②what——实现什么变化③When——实现变化的期限④How much——变化的程度⑤How to measure——测量的方法
(2)具体目标:总体目标可以分解为各方面、各阶段、各层次的具体目标。如远期的疾病控制目标、中期效果评价阶段的健康相关行为目标、短期效果评价的各种教育目标(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执行阶段的各种工作进度目标等。
(三)确定干预方案
干预方案的内容应包括:目标人群、干预策略、干预活动的内容、方法、日程及人员培训、评价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