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肿瘤护理 > 正文

肿瘤的早期诊断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一类疾病,如何有效控制是当务之急,临床上对其提倡“三早”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中早期诊断是关键,即在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前或在癌症发生浸润前得以确诊,从而得到及时治疗,进而籍此改善预后达到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的目的。为了对常见肿瘤如肺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及肝癌等作到早期诊断,进行一些相关检查十分必要,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率。

  一、肿瘤标志物的检查

  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组织或细胞所产生的抗原和生物活性物质,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疾病中几乎不产生,因此临床常用于肿瘤诊断,且经济而实用。临床中常用的特异性较高的标志物有:

  1.癌胚抗原(简称CEA):是一个广泛的肿瘤标志物,它可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主要用于大肠癌、乳腺癌及肺癌等的临床辅助诊断,其上限值为2.5μg/L持续五周有诊断意义。

  2.甲胎蛋白(简称AFP):主要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一般认为血清AFP值超过500μg/L持续四周或在200~500μg/L持续五周有诊断意义。

  3.CA153:主要是乳腺癌的标志,正常人血清上限值为30u/ml。

  4.CA199:是诊断胰腺癌较好的标志,其上限值为3万u/l。

  5.CA125:其上限值为35u/ml,可用于卵巢癌的诊断。

  6.前列腺特异抗原(简称PSA):诊断前列腺癌有较高的特异性,其上限值为2.5mg/L。

  7.组织多肽抗原(简称TPA):是一个增殖分化标志,主要在消化道肿瘤、乳腺癌、泌尿系肿瘤及呼吸道肿瘤中升高,敏感性较高。血清中TPA的上限值为185u/L。

  二、健康体检

  凡疾病都有其早期表现,有的虽不明显,但若加强健康意识,亦可早期发现,从而做到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1.胸部X线检查:40岁以上者(尤男性吸烟者)每年一次。

  2.直肠指检:40岁前每3年一次,40岁以后每年一次。

  3.大便潜血实验:50岁以上者每年一次。

  4.乳腺X线摄影:40岁以前妇女应有一次基础摄影,50岁以后每年一次。

  5.乳腺体检:40岁以前妇女3年一次,40岁以后每年一次。

  6.乳腺自我检查:每月一次。

  7.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20岁以上已婚妇女或有性行为的女性,每年一次,2次阴性后一年一次。

  另外,一些癌前病变如宫颈糜烂、囊性乳腺病、黏膜白斑,多发性家族性结肠息肉症,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色素性干皮病等,因有可能癌变,需重点观察,积极诊治,以防发展为“癌”。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