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
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直疝两种。若腹内脏器或组织自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内环,经过腹股沟管,穿过腹股沟外环,突向阴囊或阴唇的疝称为腹股沟斜疝。若腹内脏器或组织自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不进腹股沟管,也不进入阴囊的疝称为腹股沟直疝。
斜疝是最多见的疝。男性占大多数,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右侧比左侧多见。
2.临床特点
(1)腹股沟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除局部坠胀感外,一般无明显症状。
重要的临床表现是腹股沟区有一突出肿块。肿块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出现,多呈梨形,可降入阴囊或大阴唇。平卧或用手向腹腔推送时,肿块可向腹腔回纳而消失。回纳后,用手指通过阴囊皮肤伸入腹股沟管浅环,可感浅环扩大,此时嘱病人咳嗽,指尖有冲击感。用手指紧压腹股沟管深环,让病人站立并咳嗽,疝块不再出现,但一旦移去手指,则疝块又可出现。
(2)腹股沟直疝:常见于年老体弱者,一般无自觉症状。主要临床表现是当病人站立时,在腹股沟内侧、耻骨结节外上方出现一半球形的肿块,不降入阴囊。疝内容物容易回纳。极少发生嵌顿。
3.治疗原则
除婴儿、年老体弱多病的都应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