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儿科护理 > 正文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

  1.常见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  出血: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应用皮质激素、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3)恐惧与严重出血有关。

  2.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情,观察皮肤淤点(斑)、血小板数量变化,及时发现出血倾向  当外周血小板<20×109/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如鼻衄、内脏出血、颅内出血,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面色的变化,如面色苍白加重,呼吸、脉搏增快,出汗、血压下降提示失血性休克。若有烦躁不安、嗜睡、头痛、呕吐,甚至惊厥、颈抵抗,提示颅内出血。颅内出血常危及生命。

  (2)止血  鼻、口黏膜出血可用浸有1%麻黄素或0.1%肾上腺素的纱条、棉球或明胶海绵压迫局部。如上述压迫止血无效,立即采用其他止血措施。对严重出血者需配血,输注同血型血小板。

  (3)消除恐惧心理  患儿对出血及止血技术操作可能产生惧怕,表现哭闹、躁动、不合作使出血加重。故术前需讲明道理,消除恐惧心理,争取患儿配合。

  (4)避免损伤①床头床栏用软塑料制品包扎,忌玩锐利玩具,限制剧烈活动,以免碰伤、刺伤、摔伤引起出血。②尽量减少肌肉注射,防止深部血肿。③禁食坚硬和多刺的食物。④保持大便通畅,以免排便致腹压增高诱发颅内出血。

  (5)预防感染患儿病室应与感染病室分开。注意保持出血部分清洁。

  (6)健康教育  指导正确压迫止血与自我保护方法。不与感染患者接触,去公共场所需戴口罩,衣着适度,避免交叉感染。指导家长及患儿识别出血征象,如淤点、黑便,一旦发现出血立即回院复查及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