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儿科护理 > 正文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问题如下:

  1.常见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无力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  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3)有窒息的危险  与气道分泌物增加及抽搐有关。

  (4)潜在的并发症  脑水肿,与大脑缺血缺氧有关。

  (5)恐惧(家长) 与病情危重及愈后不良有关。

  2.护理措施

  (1)新生儿窒息复苏步骤  积极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进行复苏。A、B、C最为重要。

  1)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仰卧,肩部以布卷垫高2~2.5cm,使颈部轻微伸仰。迅速清除口、鼻、咽及气道分泌物。

  2)建立呼吸,增加通气:弹足底或摩擦患儿背部来促使呼吸出现。如无自主呼吸、心率小于100次/min者,应立即用复苏器加压给氧,面罩应密闭遮盖口鼻;通气频率为30~40次/min;压力大小应根据患儿体重而定,通气有效可见胸廓起伏至出现自主呼吸和皮肤转红。

  3)建立有效循环,保证足够的心搏出量:胸外按压心脏,一般采用拇指法,操作者双拇指并排或重叠于患儿胸骨体下1/3,其他手指围绕胸廓托在后背,按压频率为120次/min,压下深度约1~2cm.按压有效可摸到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

  4)药物治疗: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药物及时进入体内;胸外按压心脏不能恢复正常循环时,可给予静脉、气管内注人1:10000肾上腺素;根据医嘱,及时正确输入纠酸、扩容剂等。

  5)评价:

  (1)复苏后至少监护3d。

  (2)保暖  贯穿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保暖或热水袋保暖,维持患儿肛温36.5℃~37℃。

  (3)消毒隔离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勤洗手及加强环境管理,减少探视次数,防止交叉感染。

  (4)加强监护  患儿取侧卧位,床旁备吸引器等物品,遵医嘱应用止惊药物,避免外渗。重点监护神志、肌张力、体温、床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尿量和窒息所致各系统症状,注意喂养,合理给氧,避免感染,观察用药反应,认真填写护理记录。

  (5)安慰家长  耐心细致地解答病情,介绍有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取得家长理解,减轻恐惧心理,得到家长最佳的配合。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