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主要分以下三种:
(1)等渗性脱水 水和电解质成比例丢失,血清钠浓度为l30~150mmo1/L,出现一般脱水症状。临床上最为常见。
(2)低渗性脱水 电解质的丢失多于水的丢失,血清钠<130mmo1/L.多见于营养不良小儿伴较长时间腹泻者,或腹泻时口服大量清水、静脉滴注大量非电解质溶液等。由于其渗透压低,水向细胞内转移,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所以在失水相同的情况下其脱水表现较重,除有一般脱水体征外,易出现循环衰竭表现。
(3)高渗性脱水 水的丢失多于电解质的丢失,血清钠>1 50mmo1/L,多见于腹泻伴高热、饮水不足,或输入电解质液过多等。由于细胞外渗透压高,细胞内水分向细胞外流动产生细胞内脱水,表现明显口渴、烦躁不安、高热、皮肤黏膜干燥、肌张力增高,甚至出现惊厥。
不同性质脱水的临床特点
|
血钠浓度(mmo1/L) |
口渴 |
血压 |
神志 |
发生率 |
低渗性 |
<130 |
不明显 |
明显下降 |
嗜睡或昏迷 |
较多 |
等渗性 |
130~150 |
明显 |
下降 |
萎靡 |
多 |
高渗性 |
>150 |
极明显 |
政党或稍低 |
烦噪、惊厥 |
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