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急救护理 > 正文

急救供氧法

  急救供氧法

  (一)氧气袋供氧法 家庭吸氧常用氧气袋(又称氧气枕、氧气囊),多为长方形橡皮袋,袋的一角设有橡皮管,管上安有螺旋夹,用来调节氧气流量。氧气袋容量小,轻便,适用于家庭急救。

  给氧前先用湿棉签清拭鼻腔,用干净水润滑鼻导管,打开螺旋夹,调节气流量,调好后把鼻导管轻轻插入病人一侧鼻孔,插入长度为从鼻尖到耳垂长度的1/3~1/4,然后用胶布条将鼻导管固定在鼻翼上。氧气袋内压力降低时,用手压或让病人枕在氧气袋上,以利氧气供给。给氧过程注意观察缺氧改善的情况,导管是否被分泌物堵塞,导管是否脱出,并应及时处理。

  使用氧气袋要注意严防火烟,不用时关紧旋夹,存于阴凉处,谨防与火接触。

  (二)鼻导管供氧法 用净水将鼻导管润滑后从鼻腔插入,插入的深度为4~8厘米,再用胶布固定于鼻旁。氧气的流量一般为2~3L/分,吸入浓度在30%左右,氧气必须经过湿化瓶,以增加其湿度。缺点是刺激鼻粘膜,病人感到不适。

  (三)鼻塞供氧法 用带孔鼻塞与氧气管相连接,将鼻塞放入一侧鼻前腔但勿深塞。给氧方法同上。此法适用于较长时间供氧气。

  (四)有条件时的供氧法

  1.面罩供氧法:需要浓度高的氧者用此法。用橡皮面罩,呼吸活瓣和气囊组成,将面罩置病员口鼻部,吸氧浓度可达60%以上。氧流量需6~8升/分。

  2.加压给氧法:适用于呼吸浅、气体交换不足的严重缺氧病人。将氧气导管连接简易呼吸器(麻醉机或自动人工呼吸机),间歇加压给氧。如有肺水肿、肺纤维化等病时,压力可用2.45kPa(25厘米水银柱)。间歇加压供氧应停10~20分钟,再加压供氧10分钟,交替进行。

  3.高压氧疗法:适用于严重的一氧化碳中毒和其他严重缺氧患者,需在医院内进行。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