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内科护理 > 正文

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

  血液透析是一种较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透析是指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方向运动。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如果把白蛋白和尿素的混和液放入透析器中,管外用水浸泡,这时透析器管内的尿素就会通过人工肾膜孔移向管外的水中,白蛋白因分子较大,不能通过膜孔。这种小分子物质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物质移动现象称为弥散。临床上用弥散现象来分离纯化血液使之达到净化目的的方法即为血透的基本原理。

  血液透析所使用的半透膜厚度为10~20微米,膜上的孔径平均为2纳米,所以只允许分子量为1.5万以下的小分子和部分中分子物质通过,而分子量大于3.5万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因此,蛋白质、致热源、病毒、细菌以及血细胞等都是不能透出的;尿中成分大部分是水,要想用人工肾替代肾脏就必须从血液中排出大量的水分,人工肾只能利用渗透压和超滤压来达到清除过多水分之目的。现在所使用的人工肾即血液透析,装置具备上述功能,从而对血液的质和量进行调节,使之接近生理状态。

  急性肾衰的紧急透析指征:①血钾≥7mmol/L;②二氧化碳结合力≤15mmol/L;血PH≤7.25;③血BuN>28.6mmol/L[80mg/dl],血(r)580.4~707.2μmol/L[6~8mg/dl];急性肺水肿。透析可有效地清除体内过多的代谢废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和细胞生理功能。因此,早透析可减少急性肾衰发生感染、出血、昏迷等严重并发症,挽救患者生命,赢得对原发病进行治疗的时间。目前总的趋势是早期、多次透析,这样有利保护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理功能,从而早日康复。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透治疗指征:①。28.6mmol/L(80mg/dl),肌酐>707.2μmmol/L或肌酐清除率<10ml/min;出现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CO2结合力<13mmol/L;高度浮肿或伴有肺水肿;水钠潴留性高血压、心包火、照显贫血,Hct<15%时,均应开始透析治疗。②可逆性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有助于缓解急性期。③肾移植前准备、肾移植后急性排异导致急性肾衰或慢性排异移植肾失功能时均需透析维持。

  血液透析禁忌证

  一、相对禁忌证:1、老年高危患者,不合作的婴幼儿;2、由于心肌病变导致的肺水肿或心衰;3、胃肠道等严重活动性出血;4、患晚期肿瘤等系统性疾病导致全身衰竭;5、严重感染伴有休克;6、非容量依赖性高血压,收缩压>200mmHg(26.71<Pa)。

  二、严格禁忌证:1、颅内出血和颅内压增高;2、升压药不能纠正的严重休克;3、严重心肌病变并伴有难治疗心衰。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