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类型,根据其发作特点分为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两种类型。其发作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在此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或因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使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导致缺血性心绞痛,发作性胸痛是心绞痛的主要表现。
稳定型心绞痛的特点为: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胸痛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诱发,而且是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且常在相似的条件下发生;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胸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并在3-5分钟内渐消失,可数天或数周发作一次,亦可一日内发作数次,疼痛发作后,多在停止原来诱发疼痛的活动后即可缓解,亦可在舌下含用硝酸甘油几分钟内缓解。
所谓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原为稳定型心绞痛,在1个月内疼痛发作频率增加、程度加重、时限延长、诱因变化、硝酸酯类药物缓解作用减弱;或1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因较轻的心肌负荷所诱发或休息状态下发生心绞痛,以及较轻微的活动即可诱发胸痛等。心电图检查是发现心肌缺血及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的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表现为胸痛发作的缺血型ST段移位及/或T波变化。心电图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心肌超声及冠状动脉造影等也是确诊冠心病较常用的一些检查方法,其中尤其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然而,胸痛并非都是心绞痛所引起,有时可见于冠心病的更严重类型-心肌梗死。另外,尚有其他一些心肌疾病、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心肌神经症及某些消化系统等,应注意鉴别。
治疗,包括发作时及缓解期的治疗,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及时缓解疼痛。胸痛发作时需及时含服硝酸甘油,有条件时给予吸氧,若不能有效缓解疼痛应及时就医,缓解期尊医嘱服用硝酸甘油制剂、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调脂药物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应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行介入或冠脉搭桥治疗。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应注意加强冠心病的一级、二级预防,对于一些可控制性易患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预,如吸烟、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等,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