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心理护理 > 正文

医护人员的职业压力与心理适应

  职业社会学研究表明:职业是随着社会分工而出现的,是随着社会分工的稳定发展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同生活方式。医务工作是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而出现的社会分工,并且随着这种分工的稳定发展逐渐细化,并确立了医师、护士这样一些有明确分工的职业。

  医护人员的职业压力既可来自外部环境,也可来自工作人员本身。

  外部压力包括:工作性质与工作强度方面、继续教育与职业需求方面、社会方面、人际关系方面、家庭方面等。国外的一些研究指出,医疗、教育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经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其他人打交道,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是以服务对象的现存问题为中心的,并经常围绕他们的精神、心理、社会问题(如窘迫、恐惧、失落等)进行工作,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常常不容易获得,因而工作情景难免令人沮丧。对那些经常在此种环境下工作的人员来说,长期的压力会情绪化地影响自己,严重者会造成心身耗竭综合征。

  耗竭是由于过度应激等导致的一种完全的躯体和精神的衰竭,是对过高压力或不满意工作的一种反应,在心理上产生拒绝,在态度和行为上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有研究指出,耗竭可以导致对工作的厌恶感,表现为服务质量退化或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失去同情心,工作效率低,死板、固执、讥讽人等。

  近年来,心理工作者肯定了社会心理刺激对人的精神和身体的影响,同时指出:同样性质、同样大小的刺激对个体的作用呈现出程度差异,有些人产生严重的健康问题,有些人出现较轻的适应困难,还有些人则安然无恙。这提示我们,个体的心理健康不仅与社会心理刺激的强度有关,同时还受许多其他心理中介因素的调节和影响,例如个人素质、社会支持、应对策略以及控制感等。

  医务人员自身的压力产生于个体的性格、个人家庭矛盾、个体的适应能力等。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个人成就感的内心期望与现实的冲突,是产生压力的原因之一。所以,提高成就感是减轻耗竭的必要措施。

  成功是一种主观体验,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并无统一的客观指标,它只是一个人在完成某项任务(包括学习、生活、工作中的任务)后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的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有些人渴望成功,不允许自己有失误和不足,如果得不到自己要求中的成功就会失望。这些人要求的目标过高、过严,当他的能力有限而达不到目标时,就产生了失败的体验。

  要想经常体验到成功,必须将奋斗目标定得客观一些,或将大目标化解为多个力所能及的小目标,使完成这项任务变得可能。有些人看问题的方式出现偏差,他总看不到自己的成绩,总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长处比,否定自己的成功体验。我们要学会主动体验成功,不断总结自己,看到不足的同时也看到成绩。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