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发病率约为10%左右,且有明显上升趋势,成为一种“现代病”。病人常有明显的痛经、性生活时不适感或疼痛、合并不孕等情况,严重地影响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我们要重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目的是减轻及控制疼痛,治疗及促进生育,减缩及去除病灶,预防及减少复发。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可选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治疗时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症状程度、病变轻重、对生育的希望和过去的治疗状况综合分析,做到治疗的个体化。
通常情况下,如果经过药物治疗后痛经不减轻或仍不能生育;或卵巢形成较大的囊肿(直径超过5cm),又特希望生育的病人可选用手术治疗。不同的病人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如保留生育能力的手术、保留卵巢功能手术和根治性手术。根据进入腹腔的途径不同又分为腹腔镜手术和剖腹手术。目前认为腹腔镜是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方法。
生育能力手术。年轻有生育要求的病人,特别是经过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选择保守性手术,即分离输卵管周围的粘连;切净或破坏所见到的病灶;保留子宫及双侧或一侧卵巢。
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其优点是在明确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还可在镜下行输卵管通液术,观察输卵管是否通畅。无腹腔镜设备或腹腔镜手术掌握不熟练情况下也可剖腹手术。手术后症状多能消失,50%~60%的病人在手术后1~2年内有受孕可能,但术后复发率约为40%左右。
保留卵巢功能手术。如病人无生育要求,或因病情需要切除子宫而年龄在45岁以下者,应尽可能保留卵巢功能。术中切除子宫及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保留一侧或双侧正常的卵巢组织,以免术后过早出现绝经期症状。由于保留了卵巢功能,如有残留的病灶则有可能复发。但一般认为保留卵巢功能手术术后复发率较低,后遗症少。
根治性手术。年龄超过45岁的近绝经期妇女,如果病情严重或有过复发,应选择根治性手术,即切除整个子宫和双侧输卵管卵巢。如果术中发现有严重粘连,全子宫切除有困难时,为避免损伤其他组织器官,也可改为次全子宫切除术,或仅切除双侧卵巢。双侧卵巢切除后,残留的异位病灶可自行萎缩吸收。手术时尽可能避免卵巢内膜囊肿破裂,如分离过程中有囊液流出,应尽快吸尽和冲洗。术后出现绝经期症状的病人,可用镇静剂及小剂量雌激素,但应随访观察。如用药后症状复发,应及时停药。
少数病人可在剖宫产术或会阴切口处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如出现这种情况应彻底手术切除。如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阑尾,需行阑尾切除术;如累及肠壁,应根据肠壁受累情况决定肠道手术方式。
急症手术。部分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可在月经期或妇科检查时方法不当,导致囊肿破裂,引起急性腹痛,即通常所说的“急腹症”,需紧急手术。术中应根据探查情况,并充分考虑病灶的范围、病人的年龄、生育的愿望,决定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