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特点:产热大于散热。
体温上升形式:一般有骤升和渐升两种形式。骤升是指体温迅速上升,在数小时内达到39~40℃或更高。渐升是指在数小时内,体温逐渐上升,经数日可达高峰。
临床表现: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有时伴寒战、肌肉酸痛、无力。
(2)高热持续期特点: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体温维持在较高状态。
临床表现: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增快,心率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
(3)退热期(体温下降期)
特点:散热增加,产热趋于正常,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
体温下降方式:一般有骤退和渐退两种形式。骤退是指体温在数小时内迅速降至正常,常伴有大汗淋漓。渐退是指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
临床表现:大量出汗,皮肤潮湿。
此期由于病人大量出汗,体液大量丧失,特别是对于年老体弱者、有心血管疾患的病人,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数、四肢厥冷等虚脱休克征象,护理应密切加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