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中医护理 > 正文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中医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脑血管意外之一,属于中医的“中风病”,“中风病”为“风、痨、臌、胀”四大难症之首,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与癌症而位居第三位的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老年人易发,并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缺血型中风病发作前绝大多数病人有先兆,中医称“中风先兆”。病人多有高血脂、高血糖、高粘血症、颈椎病等。主要病理变化是在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的基础上,血流粘稠而缓慢,或者加上其它因素压迫脑血管,由粘、缓、窄的共同作用,使血管内形成小血栓或血管壁形成了附壁血栓,部分阻塞或者暂短的阻塞了脑血流,造成脑组织的短时缺血、缺氧,病人表现为一过性的头晕目眩、口角流涎、手臂麻木、下肢发软等症状。在“中风先兆”期及时进行防治,可预防中风病发生或者减轻患者的中风病症状,从而降低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

  导师、家父陆永昌,晚年致力于中风病的研究,他用自己六十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各型各期中风病,包括中风先兆的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融汇化裁,组成:镇肝潜阳法——中风先兆1号;豁痰开窍法——中风先兆2号;益气活血法——中风先兆3号;育阴熄风法——中风先兆4号。经过不同的方法治疗,可以达到活血化瘀、消栓通络、健脑补肾之效。

  选用消栓通络片、调脂片、血腑逐瘀口服液、肠溶阿司匹林等。为预防中风病,还可以配合药膳食疗法.

  张某某,男,72岁,省直机关离休干部。1996.9.12发作性头晕、舌根发硬、右侧肢软,三、四个月,当日又发作,约5—6分钟缓解。用上法益气活血的中风先兆3号方,另加肠溶阿司匹林每天半年用上方10余剂,未再犯病。

  中老年人应注意体育活动,不要长时间伏案工作或玩电脑,尤其要注意枕头的厚薄适宜,保持颈部血流通畅。饮食清淡荤素相宜,以免血液粘稠,堵塞脑血管。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