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儿科护理 > 正文

婴儿的哭声是一种倾诉语言

  哭是婴儿的本能。在出生后的第一周内,啼哭几乎占据除睡眠外的大部分时间。年龄越小,哭闹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皮层与高级神经活动逐渐发育完善,哭闹会逐渐变少。啼哭与婴儿情感相联系。哭泣用来表示自己的需要,发泄自己的不愉快情绪,同时也用啼哭来引起大人注意,保证受到及时合理的照顾,保持和外界的联系。

  婴儿本能的啼哭:哭洪亮,时间短暂,这表明婴儿充满生机和活力,精神和食欲都好,他的面色也一定正常,因而不必理会它。因为,这种哭不但无害,对婴儿发育只会有好处。无病啼哭:基本上是有节奏的,可能是由饥饿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口渴、尿布湿、受冷、太热、不舒服引起,一旦满足了他的要求,啼哭自然就会停止。有病哭吵:这种哭持续时间长,或时哭时停,无规律,哭微弱或低些,并有间歇性喘不过气来,同时伴有发热和其他方面的异常表现,即使给予喂奶或采用各种爱抚的办法都无效果。或者只能起到暂时止哭的作用。这种哭声应予以重视。可能有发热、腹胀、鼻塞、中耳炎、鹅口疮、奶癣、红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病因。另外,有些哭可能与婴儿所患某种疾病有关。腹痛,其哭忽高忽低,时起时伏,哭声尖细,呈阵发性,同时可伴有呕吐、便秘或腹泻等病状;患破伤风,哭声压抑、低闷、伴牙关紧闭,且带苦笑面容;肺部疾病,哭吵呻吟状,哭声低而短促并带有喘气声;心脏疾病,伴面部口唇青些,心力衰竭时的哭声往往急促面单声,呈蹩气紧迫状;咽喉部疾病的哭嘶哑或伴有吸气困难,吸气性凹陷和喉喘鸣;缺钙时啼哭往往显烦燥不安…

  父母不仅要重视新生儿的啼哭声,还要学会辨别各种哭声,因为这是婴儿的一种倾诉语言。如发现属于有病的哭吵,应及早送医院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