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儿科护理 > 正文

脐带的脱落及护理

  脐带是胎儿与母亲胎盘相连接的一条带子,是母亲供给胎儿营养和胎儿排泄废物的必经之道。出生后脐带就失去了它的生理作用,故胎儿娩出后,—在离儿体1-2厘米处予以结扎切断。断脐后,留下的残端呈蓝白色、发亮,几小时后残端就变成棕色,以后逐渐干枯、变细而成黑色,一般生后3-7天内在脐部皮肤与脐带交界的地方脱落,脐带初掉时创面发红,稍湿润,几天后就完全愈合了。以后由于身体内部脐血管的收缩,使皮肤被牵引、凹陷而成脐窝,即平常所说的肚脐眼。

  脐带内的血管与新生儿血液直接相连,生后断脐时及断脐后均需严密消毒,否则细菌由此侵入就会发生破伤风或败血症。因此必须采用新法接生。生后必须密切观察,每日处理脐带直到脱落为止。一般生后34小时就应将包扎的纱布打开,不要再包扎,以促进脐带更快干燥与脱落。处理脐带时,洗手后以左手捏起脐带,轻轻提起,右手用消毒棉棍3-4根蘸75%的酒精,围绕脐带的根部进行消毒,将分泌物及血块全部擦掉。每日l一2次,以保持脐根部清治。同时还必须勤换尿布,以免尿、便污染脐部。如看到脐根部有脓性分泌物及臭味或脐轮周围有一红圈,说明已发生脐炎了,应立即就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