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妇产科护理 > 正文

产褥期妇女生殖系统的生理变化

  生殖系统

  子宫 子宫是产褥期变化最大的器官。妊娠子宫从胎盘娩出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称为子宫复旧。子宫复旧包括子宫体和子宫颈的复旧。

  ①子宫体子宫体的复旧主要是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再生。子宫复旧不是肌细胞数目的减少,而是肌细胞的缩小,这是因肌细胞胞浆蛋白质被分解排出,胞浆减少所致。随着肌纤维的不断缩复,子宫体逐渐缩小。产后1周缩小至约妊娠12周大小;产后10天,在腹部扪不到子宫底;产后6周恢复到非妊娠期的子宫大小。子宫重量也逐渐减少,分娩后,子宫重约1000g,产后1周时约为500g,产后2周时约为300g,产后6周时则为50g.同时,胎盘排出后子宫胎盘附着面立即缩小一半,开放的螺旋小动脉和静脉窦压缩变窄和栓塞,出血逐渐减少至停止,创面表层因缺血坏死脱落,随恶露自阴道排出。子宫内膜基底层逐渐再生新的功能层,这一过程约需3周。但胎盘附着处全部修复的时间约需6周。

  ②子宫颈分娩后的子宫颈松软,壁薄,形成皱襞,子宫颈外口呈环状;产后1周,子宫颈外形及子宫颈内口恢复至未孕状态;产后4周时,子宫颈完全恢复至正常形态。由于子宫颈外口分娩时发生轻度裂伤,使初产妇的子宫颈外口由产前的圆形(未产型)变为产后的“一”字型横裂(已产型)。

  阴道及外阴 分娩后阴道腔扩大,阴道壁松弛及肌张力低,粘膜皱襞消失。以后,阴道腔逐渐缩小,阴道壁肌张力逐渐恢复,粘膜皱襞约于产后3周重新出现。产后的阴道变为宽阔、皱襞少。

  分娩后的外阴轻度水肿,2~3天自行消退。会阴部若有轻度撕裂或会阴切口缝合术后,均在3~5天愈合,处女膜因在分娩时撕裂形成痕迹,称处女膜痕。

  盆底组织 盆底肌及其筋膜在分娩时过度扩张使弹性减弱,常伴有纤维部分断裂。若产后能坚持康复运动如做产后体操,盆底肌有可能恢复至接近未孕状态。若盆底肌及其筋膜发生严重断裂,加上产褥期过早参加体力劳动可导致阴道壁膨出,甚至子宫脱垂。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