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肿瘤护理 > 正文

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一)诊断依据

  1.无任何症状、体征,X线胸片发现肺部孤立结节或肿块,呈分叶状或有细毛刺,或经CT检查经断层证实有支气管阻塞征象者,应疑为肺癌

  2.长期吸烟的男性年龄在40岁以上,刺激性咳嗽,伴有间断或持续少量咯血,胸片发现肺部局限性病灶,经积极抗炎或抗结核治疗(2~4周)无效或病灶反趋增大者。

  3.节段性肺炎在2~3个月内发展为肺叶不张,或肺叶不张短期内发展为全肺不张者,或在肺不张根部出现肿块,特别是生长性肿块者。

  4.短期内出现无其他原因的一侧增长性胸水、或一侧多量血性胸水而同时伴有肺不张者,应作支气管镜检查核实。

  5.明显气急、咳嗽,X线胸片两侧呈粟粒样或弥散性病灶,应排除粟粒性结核、肺转移癌、肺霉菌病等病变者。

  6.胸中发现肺部块形,伴有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并出现上腔静脉阻塞、喉返神经麻痹等神经血管压迫症状,或伴有远处淋巴结转移者。

  7.细胞学检查或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者。

  (二)临床分期分型1989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关于肺癌的TNM分期如下。

  原发性肿瘤(T)分期:

  TX:痰液中找到癌细胞,但X线或支气管镜检查未见病灶;或再治病人,原发灶大小无法测量。

  T0: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3cm,局限于肺或脏层胸膜内,支气管镜检查肿瘤近端未累及叶支气管;任何大小的浅表肿瘤仅局限在支气管壁蔓延。若延伸超过叶支气管至到达到总支气管,也分为T1.T2:肿瘤≥3cm,或肿瘤侵犯叶支气管,但距离隆突2cm以外;或肿瘤浸润脏层胸膜;肺叶的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但未累及全肺。

  T3:任何大小的肿瘤,直接累及胸壁、膈肌、纵隔胸膜或心包,但未累及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或椎体;或肿瘤在气管内距隆突不到2cm,但未累及隆突;全肺的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

  T4:任何大小肿瘤累及纵隔或心脏、大血管、椎体、气管隆突或有恶性胸水。

  淋巴结转移(N)分期:

  N0:无淋巴结转移。

  N1:支气管旁或同侧肺门淋巴结转移。

  N2:同侧纵隔淋巴结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N3:对侧纵隔淋巴结、对侧肺门淋巴结转移;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分期:

  M0:无或未发现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或有颈部淋巴转移。

  根据上述原发灶和转移灶的情况归纳临床分期如下:隐癌:TXN0M0.0期:TisN0M0.Ⅰ期:T1N0M0;T2N0M0.Ⅱ期:T1N1M0;T2N1M0.Ⅲa期:T3N0~2M0;T1~3N2M0.Ⅲb期:任何T,N3M0;T4;任何N、M0.Ⅳ期:任何T或N,M1.

  二、鉴别诊断诊断肺癌前经常需与其他疾病认真鉴别。常见疾病有以下几种。

  1.肺结核;2.肺门淋巴结核;3.浸润型肺结核;4.粟粒型肺结核;5.纵隔肿瘤;6.支气管扩张症;7.孤立性大块纤维干酪性结核;8.肺脓肿;9.肺炎(包括假性黄色瘤);10.肺良性肿瘤。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