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发现了许多致癌物和促癌物,但是它们与人类癌瘤病因学的关系,还未有明确的定论。近年来鼻咽癌的研究提示,鼻咽癌的发生与遗传倾向性和环境致癌因素都可能有关,很可能是由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接受了致癌物的作用而发生。
1、EB 病毒感染
多年的研究发现, EB 病毒是良性淋巴增生性疾病(一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它极为广泛地感染世界各地人群,表现为无症状或轻微上呼吸道症状的感染。 EB 病毒和 Burkitt‘s 淋巴瘤和鼻咽癌存在着密切关系,人体感染了 EB 病毒后会产生相应的多种抗体。鼻咽癌病人 EB 病毒 EA - Iga和 VCA - 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96% 和 81.5% ,表明这两种抗体可以作为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标记。
2、环境与饮食
环境因素也是诱发鼻咽癌的一种原因。在广东,调查发现鼻咽癌高发区的大米和水中的微量元素镍合量较低发区为高,在鼻咽癌患者的头发中,镍含量亦高。动物实验表明,镍能促进亚硝胺诱发鼻咽癌。提示镍可能是促癌因素。也有报道食用咸鱼及腌制食物是中国南方鼻咽癌高危因素,且与食咸鱼的年龄,食用的期限、频度及烹调方法有关。
3、遗传因素
鼻咽癌病人有种族及家族聚集现象。如居住在其他国家的中国南方人后代仍保持着高的鼻咽癌发病率,这提示鼻咽癌可能是遗传性疾病。有报道鼻咽癌高发家族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与鼻咽癌遗传易感性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