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分型
1)风寒湿痹症状:关节冷痛,疼痛较剧,肿胀难消。舌淡,苔白,脉弦紧。
证候分析:风夹寒湿,阻于经络,痹阻气血,故关节冷痛;寒性凝滞,寒盛气血凝滞络脉,故疼痛剧烈;湿性黏滞,风寒夹湿,留注关节,则肿胀难消;舌淡,苔白,脉弦紧,均为风寒湿偏盛之征。
2)风湿热痹症状:关节红肿疼痛,甚则痛不可伸,得冷稍舒,或兼身热恶风。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证候分析:风湿热邪,壅于经络关节,气血郁滞不通,故关节红肿疼痛,甚则痛不可及;邪在肌表,则身热恶风;舌红,苔黄,脉弦滑数,均为风湿热邪偏盛之征。
3)痰瘀痹络症状:关节肿痛日久,渐现强直畸形,屈伸不利,并伴皮下结节,肌削形瘦,神疲面枯,腰膝酸痛,头晕目花等。舌黯淡。苔薄,脉细或细涩。
证候分析:痹证迁延,正虚邪恋,瘀阻于络,津凝为痰,痰瘀痹阻,气血不通测关节肿痛日久,渐现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痰瘀内结,可见皮下结节;因脉络瘀阻,气血渐耗,精血衰少,无以养形,则肌削形瘦,神疲面枯;肝肾两亏测腰脊酸痛,头晕目花;香黯淡,苔薄,脉细或细涩均为肝肾亏虚,痰瘀痹络之征。
4)肾阳虚亏症状:关节肿大,僵硬冷痛,恶寒,四肢厥冷,腰酸腿软,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证候分析:邪恋日久,伤及肾阳,肾阳虚亏,命门火衰,阳气不得温煦,寒湿之邪无以温化,滞留关节汽血痹阻,则关节肿大,僵硬冷痛;阳虚血脉失温,则恶寒,四肢厥冷;腰为肾腑,肾主骨,肾虚则腰酸腿软;肾阳虚衰,不能蒸化水液,则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迟,均为肾阳虚亏之征。
诊断要点
1)早晨关节僵硬,关节肿胀积液呈对称性,病变易累及小关节。
2)类风湿因子(RF)阳性,X线检查示骨质疏松及破坏,骨突处及伸面关节有皮下结节,关节间隙变窄。
施治原则
1)风寒湿痹治则:祛风散寒滁湿通络。
2)风湿热痹治则:祛风除湿,清热通络。
3)痰瘀痹络治则:滋养肝肾,祛邪通络。
4)肾阳虚亏治则:温补肾阳,散寒通络。
注意事项
1)类风湿性关节炎属疑难顽症,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是预防致畸致残的前提。
2)避免长期居住于潮湿和寒冷的生活环境。
3)精神达观,加强营养,坚持锻炼,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