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妇产科护理 > 正文

急性子宫内膜炎的表现及治疗

  子宫内膜炎是盆腔生殖器官炎症之一,为妇女常见病,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几个部位同时发病。临床上尤以后一种情况为多见,急性炎症有可能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以致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

  引起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经期不卫生、经期性交或性生活紊乱将体外或阴道、宫颈内的病原菌带入宫腔。

  轻度感染的内膜仅有充血、水肿、多形核白细胞及圆形细胞浸润。感染严重则发生化脓、广泛坏死,并可累及其下的肌层而成急性子宫肌炎。

  急性子宫内膜炎起病较急,有恶寒甚至寒战,发烧(38~40℃),脉搏加快,全身无力,出汗,下腹疼痛甚剧,下坠,腰酸。大量血性、脓性或水样白带,并有臭味。产后感染则恶露呈泥土色。

  妇科检查时,患者有明显的下腹部压痛。窥器检查可见子宫口有大量脓性或污秽血性臭味分泌物外溢。双合诊时子宫颈举痛。宫体因充血水肿而胀大,柔软,压痛明显。化验则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增多。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易于诊断。窥器检查时,应尽量采取宫腔排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同时涂片检菌,供作用药的参考。应避免反复阴道检查,防止感染扩散。

  一旦确诊急性子宫内膜炎,应及早采取相关治疗措施:

  1)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以利宫腔分泌物外流。饮食以易消化、高热量的半流质饭为宜。须保持大便通畅。下腹部冷敷或用热水袋、炒盐、中药等热敷,有条件者可以配合物理治疗。

  2)控制感染:根据症状、分泌物性质、细菌培养及药敏选择有力的抗生素。

  3)对症治疗:促使子宫收缩,感染性宫腔分泌物排出。高热者应予补液。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