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五官科护理 > 正文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中心视力下降,或某一部分视野缺损,但发病远不如动脉阻塞那样急剧和严重,一般尚可保留部分视力,在中央静脉阻塞后3~4个月,约5~20%的病人可出现虹膜新生血管,并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时,眼底可见广泛的大片出血,可为放射状,为焰状和圆形,也可进入玻璃体内。视盘水肿,边界模糊,表面常为出血斑遮盖,视网膜静脉纡曲怒张,呈紫红色,且常隐埋于水肿或出血斑中,若断若续,形似腊肠状。动脉狭窄,压迫眼球时不见静脉搏动。早期视网膜尚可显水肿,继而出现灰白色棉絮渗出斑,若与出血斑相混合,可形成一种复杂形态的眼底改变。晚期视盘呈继发性萎缩状态,动、静脉变细。出血和渗出物可以吸收,遗留不规则色素沉着,有时在视盘和受累静脉的周围出现新生血管。如为不完全阻塞或某一分支阻塞,则病变较轻,仅限于一部分眼底。分支静脉阻塞主要见于动静脉交叉处,视力减退主要是由于黄斑水肿,视网膜出血及缺血,可引起视网膜新生血管。

  分支静脉阻塞的早期荧光造影表现:①阻塞处呈强荧光渗漏;②阻塞的近端静脉及毛细血管荧光灌注迟缓,严重者呈无灌注区;③出血块遮蔽荧光;④远端之静脉及毛细血管有渗漏,后期此区组织染色呈片状强荧光;⑤黄斑水肿呈囊样强荧光。

  分支静脉阻塞后期荧光造影表现:①毛细血管闭塞区为无灌注区;②侧支形成;③闭塞区的边缘出现微动脉瘤,可出现渗漏;④新生血管早期有渗漏;黄斑囊样水肿呈花瓣状荧光斑。

  中央静脉阻塞的荧光造影表现为:①视网膜内大量出血,使脉络膜及视网膜荧光遮蔽;②出现无灌注区及毛细血管无灌注区;③黄斑深层水肿;④静脉壁着色或少许渗漏;⑤新生血管及荧光素渗漏;⑥视盘周围辐射状毛细血管代偿性扩张。

  视网膜电图:发病初期正常,若阻塞不能消除,ERG中b波逐渐减低可形成负波型,若振幅越来越小,则预后不良。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