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内科护理 > 正文

脑出血的治疗

  一般治疗

  ① 应尽可能地就地抢救,不宜长途远送及过多搬动,绝对卧床;

  ② 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去掉假牙;

  ③ 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瞳孔;

  ④ 保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记出入量,清醒者可试进流食,昏迷无呕吐者可于48小时后鼻饲混合奶;

  ⑤ 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

  控制血压

  一般当血压>26.6kPa时,可适当平稳降压,使维持在21.3/12.7kPa,酌情选用硝苯地平、利血平、硫酸镁等。

  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减轻脑水肿是急性期的重要措施,可根据病情选用20%甘露醇250ml静滴,每日 6~8小时1次;或呋塞米20mg~40mg静脉注射,每日2次;或地塞米松10mg~20mg静滴,一般地塞米松用3~5天,不宜超过7天。应用脱水剂时要注意调整水、电解质平衡,及时补钾。

  并发症的处理

  对于脑出血患者应加强护理,2~3小时翻身一次,注意皮肤清洁,防止褥疮和肺部感染,昏迷者常规应用抗生素。

  手术手术的目的在于清除血肿,解除痉挛,抢救生命和争取神经功能的恢复。根据意识障碍的轻重,可将中风分为三级。

  对于CT证实的一级或二级中风者,经非手术治疗24小时后病情无明显好转或有加重者,宜采取手术治疗。二级患者中瞳孔不等大者应及时手术。三级患者和年龄超过70岁,有明显心、肝、肾功能障碍者一般不采用手术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