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五官科护理 > 正文

急性细菌结膜炎

  急性细菌结膜炎(acute bacterial conjunctivitis) 是最常见的细菌性结膜炎,常见于春秋季,多数为散发性病例,但在特殊人群中,如幼儿园,寄宿学校,或大学校园内也可呈流行。

  【病因】

  成人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及Koch-Weeks杆菌。儿童最常见致病菌为嗜血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

  【临床表现】

  炎症潜伏期一般为1-3天,急性起病,症状重,结膜充血明显,结膜囊常有大量脓性和粘脓性分泌物,重症患者结膜有假膜形成或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不适等(肺炎球菌和Koch-Weeks杆菌)。耳前淋巴结肿大者极少见。5岁以下儿童,嗜血流感杆菌性急性结膜炎的发生率较高,病程较长,并可出现结膜下斑状出血及角膜缘的浸润。

  【诊断】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与体征,结膜囊分泌物的细菌培养有利于明确病因诊断和指导选择敏感性药物。对于儿童及免疫功能障碍的患者应注意全身症状。

  【治疗】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本身具有自限性,常在两周痊愈,但是对于重症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也可导致角膜炎或结膜瘢痕形成,因此对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应该给予正规的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