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中医护理 > 正文

内伤发热的概述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所导致的发热。临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有的患者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不升高,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常伴有头晕、疲乏等虚弱之象。

  《内经》中有关于内伤发热的记载,其中对阴虚内热的论述较详,并提出了一些内伤发热的治疗方法。《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以小建中汤治疗“手足烦热”,可视为甘温除热法的先声。《诸病源候论》提出了阴虚发热的机理为“阴气不足,阳气有余”。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将肾气丸化裁为六味地黄丸,为阴虚内热治疗创制了一个重要方剂。金元·李东垣倡气虚发热用补中益气汤甘温除大热法进行治疗。明《症因脉治》一书专设内伤发热篇,并分气分发热与血分发热两大类。清《医林改错》提出了瘀血发热的特点,并拟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这些论述使内伤发热的理论不断完善,对临床实践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现代医学中的功能性发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结核病,慢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及某些不明原因的发热,具有内伤发热特点的,可参考本证辨证施护。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