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内科护理 > 正文

糖尿病的治疗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祥,故重点是对症和降糖治疗。强调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个体化。

  一般治疗

  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学会查尿糖,学会注射胰岛素,控制饮食,配合药物治疗,参加适当的体力活动,对Ⅱ型肥胖患者尤为重要。

  饮食治疗

  要严格、长期执行,配合胰岛素或药物治疗,可控制高血糖,防止低血糖,改善代谢紊乱。成人每日总热量:休息状态:100~130kJ/kg 体重(25~30kcalth);轻度活动:130~150kJ/kg 体重(30~35Kcalth);中度活动:150~170kJ/kg 体重(35~40Kcalth);重度活动:>170kJ/kg 体重(>40Kcalth)。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50%~60%,蛋白质含量成人每日约1g(儿童或消耗量大者可适当增加)占总热量15%~20%,脂肪0.8g/kg 体重,占总热量的30%~50%,三餐按1/5、2/5、2/5分配。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对于饮食治疗不能控制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要用口服降糖药物。

  1.磺脲类直接刺激胰岛素B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强靶细胞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用于饮食不能控制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或辅助胰岛素治疗。Ⅰ型糖尿病及合并严重感染者、重症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不宜用。

  常用药有格列齐特,80~240mg/d,分1~2次口服;格列本脲2.5~15mg/d,分1~2次口服。磺脲类药物的毒副作用包括低血糖、恶心、呕吐、肝损害、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皮肤瘙痒及皮疹。

  2.双胍类此类药物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抑制糖异生,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吸收,适用Ⅱ型糖尿病。常用者有甲福明,每次250mg,每日2次口服。另外还有苯乙福明和丁福明,现已少用。

  胰岛素治疗

  1.适应证① Ⅰ型糖尿病。

  ② 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乳酸性酸中毒。

  ③ 合并感染、消耗性疾病、应激状态(急性心梗、脑血管意外)。

  ④ 手术、妊娠、分娩时。

  ⑤ Ⅱ型糖尿病经控制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效果不好者。

  2.制剂类型和剂量目前应用的主要是猪、牛胰岛素。按作用快慢和维持作用时间,分为速效、中效、长效胰岛素。无论哪一型糖尿病,都要在控制饮食和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按使用原则进行。

  生理情况下每日胰岛素分泌量约24u,胰全切除后,约要40u~50u,故重症病例每日要给普通胰岛素40u,分3~4次注射,井根据尿糖及血糖调整剂量。

  3.胰岛素反应① 低血糖② 过敏反应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1.补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重度失水,可达体重10%以上。通常使用等渗氯化钠液[用法]。初治期一般不用葡萄糖液,直至血糖降至13.9mmol/L时,可开始给5%葡萄糖液。

  2.胰岛素现多采用小剂量(速效)胰岛素治疗。重症者可给予首次冲击量静脉推注[用法]。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疗效可靠,且简便、安全、较少发生低血糖、低血钾和脑水肿等严重副作用。

  3.纠正酸中毒轻度酸中毒经补液及胰岛素治疗后可逐渐得到纠正,不必补碱。严重酸中毒可降低心肌收缩力,扩张周围血管而使血压下降,并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抑制呼吸中枢及中枢神经功能,故严重酸中毒应及早纠正[用法]。

  4.补钾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细胞失钾,尤其给胰岛素和葡萄糖后,血钾常明显下降,甚至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等。可在胰岛素治疗的同时即开始补钾,待病情恢复、血钾正常后,还应继续口服钾盐数天,每日约3g~6g.

  5.防治诱因如严重感染等。

  6.处理并发症伴有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脑水肿等并发症者,应根据病情及早防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