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情绪,取决于病人对疾病及由此而带来一系列问题的自我评价,患病经历,医护人员的行为,病室的抢救设备的暗示及个体敏感性等。
自我评价是人们对自身意识的、无意识的情感,信心及态度的全部观念的反映。由于生活经历、文化程度、习惯思维方式等影响,自我评价的角度不同。个体敏感程度不同,有些病人过于乐观,不重视自己的病情,麻痹大意,对医护人员的劝告、建议不遵守,而造成不良后果。有些病人过于紧张,从医护人员的言辞、表情判断自己的病情,担心治不好或有生命危险,出现焦虑、 压抑、怀疑、绝望等心理反应。
患病经历影响病人的心理反应。原来住过院治疗效果好的、对自身疾病了解的病人心理适应快;原来住过院疗效不好、有痛苦经历的、对治疗缺乏信心的病人心理适应就慢。以前没住过院,对自身疾病不了解的,心理反应是多样的。性格开朗豁达、坚强乐观、自信心强的人,患病后对疼痛的耐受性强,适应医院环境快,接受医疗护理措施积极主动,效果也好。性格内向、懦弱者,病后情绪低落、消极、抑郁、焦虑、恐怖不安,对疾病的耐受性差,适应环境慢,不能主动配合医疗护理。
病室抢救、监护设施也影响病人的心理反应,只要一天不撤掉,病人就紧张,担心有生命危险。医护人员在病人面前的谈话表情、眼神、态度不恰当,也能刺激病人产生焦虑、怀疑、恐惧的心理。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医护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引导,适当的健康教育,消除不良的心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