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为什么会近视?患者、家长、社会都普遍关心这一问题。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在不懈地进行研究。时至今日,一般认为近视眼的发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遗传因素;二是发育因素;三是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国内外学者认为,近视有遗传倾向,特别是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者。这种近视称先天性近视,一般在六岁以前就显示了。因此,国内外学者着重从这方面进行研究。已有报告揭示,与眼睛有关的基因密码至少有10万种,经过从眼睛周围20多种基因找起,已发现其中两种基因似乎和近视密切相关,其中一种存在于眼睛外围结构里,另一种存在于负责传递影像资讯的视神经里。研究者还对250个家庭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高度近视者,其父母也有高度近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近视度数也逐渐加深。20岁以后,近视还有发展的趋势,眼球前后径还在不断变长。其原因是青年时期,内分泌活跃,且不稳定,又不注意用眼卫生,导致体内缺乏某种抑制因素,造成近视度数不断增加。
发育因素:学者们认为,婴儿眼球较小,故均为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至青春期发育至正常,眼轴24毫米。如果发育过度,眼轴过长,则成为近视。一般都低于600度。轻度近视多在学龄时开始,20岁后停止发展。如幼年时期进展很快,15—20岁时发展迅速,以后逐渐减慢。此种高度近视,常超过600度,多伴有明显眼轴增长和眼底变性。这种发育性近视,女孩多在13岁以前,男孩多在15岁以前最容易发生。
环境因素:国内研究最多。归纳起来有:儿童功课负担过重、长时间近距离作业问题、照明问题、硬笔书写问题、纸张反光问题、营养问题、发热疾病问题、课桌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