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五官科护理 > 正文

什么是代谢性白内障?

  [概述]

  本病与晶状体的代谢有关,由于血糖增加,晶状体的葡萄糖含量增加,致其醛糖还原梅活性增加,葡萄糖被转化为山梨梅,山梨醇在晶状体内堆积,使渗透压增加,晶状体吸收水分,形成纤维肿胀和变性最后产生混浊。

  [症状体症]

  1.发生于老年者与老年性白内障相似,只是发病率较高,发生较早,进展较快,容易成熟,此型多见。

  2.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在血糖没有很好控制的青少年糖尿病人。多为双眼发病,发展迅速,甚至可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发展为混浊,完全混浊;开始时在前后囊下出现典型的白点状或雪片状混浊,迅速扩展为完全性白内障;常伴有屈光变化,血糖升高时,表现近视;血糖降低时,表现远视。

  [诊断依据]

  1.糖尿病史;

  2.视力下降;

  3.晶状体混浊,雪片状混浊为其特点,有时混浊迅速扩散;

  4.血糖、尿糖等实验室检查符合糖尿病改变。

  [治疗原则]

  1.发病早期积极治疗糖尿病,混浊可能部分消退,视力可有不同程度改善,滴用治疗白内障滴眼液;

  2.白内障明显影响视力时,可在血糖控制情况下施行白内障摘出术,如无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3.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和出血。

  [疗效评价]

  1.治愈:术中无或有少量玻璃体外溢,不影响视力矫正或矫正视力 >=0.3;若后发现伴有影响视力的眼底病,矫正视力〈0.3亦包括在内。

  2.好转:有手术并发症,视力部分恢复,矫正视力0.3以下。 3.未愈:有严重手术并发症,视力未恢复或失明。

  [专家提示]

  对于发生较早,进展较快,容易成熟的老年性白内障要检查是否患有糖尿病。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施行白内障手术时,一定要控制血糖,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和出血。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不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光定位及色觉检查异常者提示手术预后不良。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