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及范围的变化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心尖搏动位置、强度及范围的变化,以及心前区异常搏动的临床意义同视诊所述。视诊时发现剑突下搏动,须鉴别其为右心室肥大还是腹主动脉搏动所致。具体方法:检查者将手指平放在剑突下,指端指向剑突,向上后方加压,如搏动冲击指尖,且深吸气时增强,则为右心室搏动,提示有右心室肥大。如果搏动冲击手指指腹,且深吸气时减弱,则为腹主动脉搏动,或提示为腹主动脉瘤。消瘦者、腹壁薄或空腹时,剑突下搏动常为正常的腹主动脉搏动传导所致。

  在左侧心底部触及与S.同时发生的短促的振动感,为P2(第二心音的肺动脉瓣成分)亢进所致,如为二尖瓣狭窄患者,则提示肺动脉高压,如果二尖瓣狭窄患者未触及P.,则提示肺动脉压不太高。

  有报道对血管造影确诊为室壁瘤患者的连续观察中发现,33%的患者有异常的心前区搏动。典型的表现为双重心脏搏动:第一部分代表正常的心尖外向运动,第二部分为在心室压力最高时收缩晚期室壁瘤的运动。如果通过触诊可以触及,则提示室壁瘤起源于心脏前壁、心尖部或左心室,而起源于内壁或侧壁的室壁瘤距前胸壁太远则无法触及。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