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心包腔穿刺术的操作方法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心包腔穿刺(pericardiocentesis)常用于判定积液的性质与病原;有心包压塞时,穿刺抽液以减轻或缓解症状;化脓性心包炎时,穿刺排脓、冲洗、注药。

  「方法」

  1、 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以手术巾盖住面部,仔细叩出心浊音界,选好穿刺点。常用新建部穿刺点,据膈位置高低而定,一般在左侧第5肋间或第6肋间心浊音界内2.0cm左右;也可在剑突与左肋弓緣夹角处进针。

  2、 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术者及助手均戴无菌手套、铺洞巾。自皮肤至心包壁层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3、 术者持针穿刺,助手以血管钳夹持与其连接之导液橡皮管。在心尖部进针时,应使针自下而上,向脊柱方向缓缓刺入;剑突下进针时,应使针体与腹壁成30°~40°角,向上、向后并稍向左刺入心包腔后下部。待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已穿过心包壁层,同时感到心脏搏动,此时应稍退针少许,以免划伤心脏。助手立即用血管钳夹住针体并固定其深度,术者将注射器接于橡皮管上,尔后放松橡皮管上止血钳。缓慢抽吸,记录液量,留标本送检。

  4、 术毕拔出针后,盖消毒纱布、压迫数分钟,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 严格掌握适应证。因此术有一定危险性,应由有经验临床医师操作或指导,并应在心电图监护下进行穿刺,较为安全。

  2、 术前须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确定液平段大小与穿刺部位,选液平段最大、距体表最近点做为穿刺部位,或在超声显像指导下进行穿刺抽液更为准确、安全。

  3、 术前应向患者作好解释,消除顾虑,并嘱其在穿刺过程中切勿咳嗽或深呼吸。术前半小时可服地西泮10mg或口待因0.03g.

  4、 麻醉要完善,以免因疼痛引起神经源性休克

  5、 抽液量第一次不宜超过100~200ml,以后再逐渐增到300~500ml.抽液速度要慢,过快、过多,使大量血液回心可导致肺水肿。

  6、 如抽出鲜血,应立即停止抽吸,并严密观察有无心包压塞症状出现。

  7、 取下空针前夹闭橡皮管,以防空气进入。

  8、 术中、术后均需密切观察呼吸、血压、脉搏等的变化。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