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内科护理 > 正文

心脏视诊

  (一)心前区隆起

  心前区隆起是指胸骨下段与胸骨左缘第3~5肋骨及肋间隙局部隆起。主要见于以下疾病:①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等),在儿童时期患心脏病且心脏显著增大时,可致心前区隆起。②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伴右心室增大者。③伴大量渗液的儿童期心包炎。

  此外还有心前区饱满,可见于成人有大量心包积液时。

  (二)心尖搏动

  1.正常心尖搏动 一般位于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0.5~1.0cm处,搏动范围的直径约2.0~2.5cm.

  2.心尖搏动的位置改变

  (1)生理因素 ①体位;②体型。

  (2)病理因素 ①心脏疾病: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右心室增大,心尖向左移位。②胸部疾病:肺不张、粘连性胸膜炎时,由于纵隔向患侧移 位,心尖搏动亦移向患侧;胸腔积液、气胸时,心尖搏动移向健侧。③腹部疾病:大量腹水、肠胀气、腹腔巨大肿瘤或妊娠等,心尖搏动位置向上外移位。

  3.心尖搏动强度及范围的改变

  (1)生理性

  (2)病理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重症贫血及发热等疾病,由于心排出量增多,心尖搏动增强。左心室肥大时,心尖搏动增强且范围较大。如心尖搏动强而有力,用手指触诊时,可使指端抬起片刻,称为抬举性心尖搏动,为左心室明显肥大的可靠体征。心包积液、左侧气胸或胸腔积液、肺气肿等情况下,心尖搏动减弱甚或消失。心肌炎时,除心尖搏动减弱外常伴心尖搏动弥散。大量心包积液时不仅心尖搏动减弱,且与心尖浊音界不一致,心尖搏动位于心浊音界内侧。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