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是人体小腿的主要负重骨,其上端稍后倾,左右膨大形成内外两髁。以其两髁关节面,与股骨下端构成膝关节,其下端与腓骨下端和距骨上关节面构成踝关节。其上2/3横断面呈三角形,中下1/3部移行为近圆柱形,且较细,至下段移行为膨大的四方形。胫骨体的前面为胫骨崤,与胫骨的内侧面直接位于皮下,是触摸检查骨折移位和复位情况的重要标志。胫骨并非笔直,其中1/3部有轻度向前外突起,形成胫骨的生理弧度。
腓骨细长,本身不直接负重,为小腿肌肉附着部,有加强和支持胫骨的作用。其上端与胫骨构成上胫腓关节,其下端为外踝,对维持踝关节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腓骨位于胫骨外侧偏后方,上端稍膨大为腓骨头,为膝关节外侧的一个骨性标志。其头下较细部为腓骨颈,腓总神经由后外侧经此贴骨绕向前面进入肌肉下行。故临床上固定不当,体位压迫,皮肤牵引胶布压迫。胫骨结节牵引进针位置不当及该部骨折等,均可引起腓总神经损伤。
小腿的主要功能是负重,其解剖特点是:胫骨的前侧和内侧面缺乏肌肉覆盖,直接位于皮下,胫骨的中下1/3处较细弱,其滋养血管孔又位于骨干的后上方。故其损伤特点是:①胫骨骨折多发于中下1/3的细弱部;②胫骨前内侧面缺乏软组织,骨折易穿破皮肤形成开放骨折;③胫骨周围缺乏肌肉包绕,营养较差,加之其滋养血管多由上而下,骨折后滋养血管受损,下行血供断绝,骨折后易发生骨折愈合迟缓甚或不愈合;④小腿部软组织薄,缓冲余地小,损伤后瘀肿多较严重,易影响血液循环而发生骨筋膜间区综合征,处理不及时将发生严重后果;⑤由于胫前内侧面缺乏肌肉,胫骨骨折后,由于肌力不平衡,多出现向前内侧突起成角畸形;⑥小腿部肌肉到中下1/3以下,多移行为腱性组织,使小腿明显变细,且跟骨结节部又异常高突,而使小腿中段后侧之肌腹和跟骨结节各形成一个支点,其中间悬空,而使胫骨下段骨折后又易发生向后突起成角移位。
腓骨周围有较多肌肉包绕、附着,血液供应良好,骨折后多可顺利愈合。是全身各部位骨(皮)缺损、骨不连接需要组织移植的良好供骨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