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外科护理 > 正文

皮瓣移植的护理问题与措施

  皮瓣移植的护理问题与措施介绍如下:

  【护理问题1】异常的心理反应。

  护理措施:

  1.意外的伤残,使病人心理上遭受到严重打击,造成情绪危机,病人对前途极度恐惧,怀疑自己的适应能力,害怕将要面临的各种困难,继而贬低自己,情绪明显低落,因此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的作好解释工作,说明手术的利弊关系和术中、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告诉他们哪些功能丧失通过治疗和训练可以恢复,鼓励他们面对现实,增强信心,掌握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

  2.用良好的心态、举止和语言多与病人交谈,给予安慰,使病人意识到自己被医护人员所审视,有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3.主动帮助病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护理问题2】疼痛。

  护理措施:

  1.术中应保持麻醉效果,术后及时给予止痛药物或针刺疗法。

  2.局部包扎固定,肢体部位应用石膏托固定3~4周,保护肢体,避免活动时损伤皮瓣,引起疼痛。包扎不要过紧,避免压迫,包扎时应暴露出皮瓣中央部分,以便于观察。

  3.术后所有治疗和护理操作动作要轻柔,如注射、输液、换药、拔取引流条、拆线等。

  【护理问题3】体位的摆放

  不同部位的手术术后体位安置也不同,但总的原则是:不影响移植物的血液供应,不使移植物受压,防止移植物血管吻合处发生扭曲和产生张力,有利于局部引流,遵守各种麻醉后的体位要求。

  护理措施:

  1.病人手术回房后一般取平卧位,抬高患肢10~20cm,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或和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2.如手术部位位于身体容易受压的部位,如上肢的伸侧、下肢的屈侧,背部、臀部、枕部等,可采用侧卧或肢体悬吊体位。

  3.在调节和变换体位时,特别在多方向活动的关节部位,如颈部、前臂、小腿和肩、髋部,应随时注意移植物的血液供应变化,防止肢体活动而使血管吻接处扭曲、受压和出现张力。

  【护理问题4】血管有栓塞的可能。

  动脉栓塞常在术后30min~6h内出现,皮瓣颜色变为淡红或苍白,肿胀不明显,皮纹增多,压痕不易消失,皮温偏低,毛细血管回流不清楚。

  静脉栓塞主要是皮瓣肿胀及颜色的变化,随着栓塞程度的加重,皮瓣颜色加深,开始时发红,继而变紫、紫红或紫黑,肤色的变化限于局部或波及整个皮瓣,同时出现水疱或创缘出血增多。

  护理措施:

  1.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1000)以降低红细胞之间的凝集作用和对血管壁的附着作用。并可增加血容量、减低血液黏稠度,以利血液流通。一般每日静脉输入500~1000ml,分2次,使用4~6d.

  2.应用肝素,易引起局部或全身其他部位出血,又能延长伤口愈合时间,一般不用。但使用肝素十余分钟即可引起抗凝作用,使用时,将肝素12500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0ml内以每分钟8~15滴的速度将凝血时间延长到正常人的2倍作用。使用时要随时询问病人有无不适。

  3.手术探查,切除栓塞的吻合口,重新或做血管移植,力争在6h内重建血液供应。

  【护理问题5】有伤口感染的可能。

  局部感染,可以使吻合的血管栓塞,吻合口破裂或发生败血症,影响手术成功。

  护理措施:

  1.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

  2.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若有污染及时更换。

  3.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4.病人住单人房间,每周进行空气及物品消毒2次。

  5.严格遵守探视、陪护制度,限制探视陪护人员,防止交叉感染。

  【护理问题6】潜在的皮肤完整性受损。

  护理措施:

  1.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无渣。

  2.加强基础护理。床上大、小便时,避免污染床单。

  3.用红花酒每日按摩受压部位2次,以防褥疮的发生。

  4.加强营养,术后让病人多食营养丰富含纤维素多且易消化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便秘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