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骨关节损伤局部表现特有的体征有哪些?
①骨折部位出现畸形,肢体反常活动及骨折端互相摩擦产生的骨摩擦音或摩擦感。
②关节完全性脱位:
75.骨关节损伤的伤情特点是什么?
⑴伤情危重多合并严重的颅脑创伤、胸腹腔脏器伤等,死亡率高。
⑵并发症发生率高,可有休克,截瘫,感染,大血管周围神经损伤,并发症多。
76.骨关节损伤伤情观察主要有那些?
⑴立即观察生命体征、全身情况及意识状况,有无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大出血、休克)和颅脑、胸腹部脏器伤。
⑵观察损伤部位的血运、感觉、肌力,有无骨折移位损伤或压迫大血管、神经或脊髓损伤。
77.骨关节损伤现场救护有那些?
⑴抢救生命迅速使伤员脱离危险现场;紧急进行心肺复苏;及时处理威胁生命的合并伤;预防和抢救创伤性休克,及早进行大量快速输血、输液;昏迷病人必需保持气道通畅。
⑵创口处理一般创口出血,用无菌棉垫或干净布类加压包扎伤口即可止血。如肢体有活动性大出血,可用止血带止血,但须有明显标志,注明上止血带时间、松止、血带时间(止血带捆扎安全时间为1.5~2小时)。骨折端露出伤口外的开放性骨折,可先用消毒敷料或干净的布类临时包盖伤口,待送医院清创后再进行复位,及早使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以预防感染。
⑶妥善固定临时外固定是骨折急救的重要措施。四肢损伤的临时性固定包括骨折部的上下邻近关节。如有严重骨折成角畸形或骨折端移位于皮下可能穿破皮肤时,可顺肢体长轴手法牵引,做好临时固定,以减少畸形压迫,改变局部血运。
78.骨关节损伤现场救护时,采用急救固定的目的是什么?
①止痛,有利于防治休克;②避免骨折端在搬运时移动而损伤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③便于运输,临时固定可就地取材(如树枝、木棍、步枪等),也可将受伤的上肢绑在胸部,受伤下肢同健肢一并绑起。
79.如何实施开放性骨、关节伤的清创术?、切开扩大伤口,创缘切除,由浅入深,逐步清创;消除一切可见的污染物、异物、关节内的游离碎骨或软骨碎片;创底深可适当扩大伤口以达到良好暴露以利引流;保留有软组织相连的碎骨,尽量减少对组织损伤;保护神经、肌腱、骨关节软骨及骨组织,避免不必要的切除。
80.什么是骨折复位,其手法如何?
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位置。复位的方法有两类: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
手法复位应用手法使骨折复位,称手法复位。常用的复位手法有:牵引加压法、屈折手法、分骨手法。
切开复位通过手术切开骨折和关节损伤部的软组织,暴露骨折部,在直视下将骨折复位。
81.骨折复位后固定的方法有那些?
骨折复位后,须采取固定的方法将骨折维持于复位后的位置。固定的形式有内固定和外固定两种。
由肢体的外部将骨折固定称为外固定。常用的外固定方法有小夹板固定、石膏绷带固定、骨外支架固定。
用各种形式的内固定器材直接作用于骨骼本身,称为内固定。常用的内固定器材有螺丝钉、接骨钢板、髓内针等,特殊内固定器材有Dick钉、可吸收螺丝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