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血液循环障碍的相关因素:①骨折时合并主要动静脉损伤;②止血带应用不合理;③包扎固定过紧;④患肢肿胀严重。
护理措施如下:
(1)对新鲜骨折入院、手术、整复、牵引和进行石膏夹板外固定的病人,护理上要进行床头交接班,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
(2)由于骨折后的固定包扎,受伤部位血液循环状况常无法观察,向肢体远端能间接反映患肢血液供应情况,因此视为观察重点。
(3)严密观察肢端有无剧烈疼痛,肿胀,麻木感,皮肤有无温度降低,苍白或青紫,发生以上情况说明肢端血液循环障碍,须立即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4)肢端甲床充血时间延长和胫前,胫后动脉搏动情况改变,是患肢动脉受伤或受压受阻后的临床表现。肢端肿胀,颜色青紫则是静回流不畅的症状。如果动静脉同时受损,由于动脉压力高,其症状往往迟于静脉受压后的临床表现。
(5)对血液循环障碍肢体,应积极对症治疗。供血不足者肢体保持于心脏水平位。如位置过高,会加重缺血。严禁热敷、按摩、理疗。对于静脉回流不畅的肢体应予以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