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内科护理 > 正文

心脏浊音界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心脏浊音界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1.心脏本身病变

  (1)左心室增大 心脏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腰部相对内陷,由正常的钝角变为近似直角,使心脏浊音区呈靴形。见于主动脉病变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故称为主动脉型心脏,又称为靴形心。亦可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

  (2)右心室增大 显著右心室增大时,相对浊音界同时向左、右两侧扩大,但因心脏同时沿长轴顺钟向转位故向左(而不是向左下)增大较为显著。常见于肺心病或单纯二尖瓣狭窄。

  (3)左心房增大或合并肺动脉段扩大 可使心腰部饱满或膨出,心脏浊音区外形呈梨形,称为梨形心。因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亦称为二尖瓣型心脏。

  (4)左、右心室增大 心界向两侧扩大,且左界向左下增大。见于全心功能不全,如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弥漫性心肌炎等全心扩大时。

  (5)心包积液 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且随体位改变而改变。坐位时心脏浊音界呈三角烧瓶形,卧位时心底部浊音界增宽,为心包积液的特征性体征。

  2.心外因素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