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骼知识:
一、骨骼发育的解剖生理
儿童的较大长骨可分为几个明确的解剖区,即骨干、干骺端、骨骺和骺板。这4个区基本由软骨内化骨而来,随后有所改变,但沿骨干有膜内化骨补充。
1.骨干 是每根长骨的皮质骨组织的主要部分,它主要是骨外膜膜内化骨组织贴附于原有的软骨模型上的产物,也是骨内膜再塑形和骨形成的产物。
2.干骺端 是骨干两端不同形状的扩张部分,其主要特征是皮质骨的厚度减少,骨小梁的量增多。干骺端的骨与其他区的骨相比,有相当多的更新骨。
3.骺板 介于骨骺与千骺端之间的软骨叫骺板。骺板软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增殖能力,使软骨不断增生,软骨同时退变骨化,不仅使骺板软骨保持一定厚度,而且骨化的过程,使骨干不断增长。青春期后,骺板软骨失去增殖能力,完全骨化,形成骺线残存着,从此,长骨停止生长。
4.骨骺 出生后胎儿长骨骨端先后在其中央出现次级骨化中心,即骨骺。产生骨化组织,逐渐向四周扩张,一端永远保留软骨,即关节软骨。
二、骨化中心的出现和闭合年龄
原始骨化中心(第1次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第2次骨化中心)的出现有一定时期及规律,从出生到14岁可有2次骨化中心的出现情况估汁年龄;从14岁到25岁又可根据骨骺与骨干的愈合情况估计其生长潜力及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