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一种致盲性眼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是预防其致盲的重要措施。
青光眼临床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青光眼主要表现为眼胀、头痛、恶心等类似于神经系统症状和胃肠道症状。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发病初期到神经内科或消化内科就诊,急性青光眼经眼科专业大夫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一旦确定诊断应立刻降眼压,一方面可以缓解疼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视力,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后应马上考虑手术治疗。
慢性青光眼诊断相对困难,因为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中晚期表现为视野缺损,因此有轻微眼不适、视疲劳,就应到专业眼科就诊,详细检查是能明确诊断的。青光眼一经明确诊断,就应考虑手术治疗,目前青光眼手术成功率非常高,术后并发症很少,治疗较彻底。
急性青光眼多见于老年人,青光眼的发病原因,一方面系眼的解剖因素决定,随年龄增长,房角狭窄,房水外流障碍;另外,随年龄增长,渐出现晶体混浊,晶体膨胀,使晶体虹膜前移造成瞳孔阻滞,此种情况单纯施行抗青光眼手术,往往只是暂时性的,晶体问题不解决,一方面很快出现白内障,另一方面以后还可能再发青光眼。因此,手术一般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及小梁网切除联合手术,术后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