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内科护理 > 正文

你的神经官能症是抑郁症吗

  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剧,人们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精力不够充沛,时常失眠、头晕、记忆力下降,疲劳感难以恢复,食欲下降,有时会胸闷心慌、腹胀腹痛、大便失去规律性等,自己非常紧张,可到医院经过各种化验检查,都查不出什么毛病,只好以“神经官能症”进行治疗,常常疗效也不好,病人容易悲观,对工作对生活产生无力感,严重者可出现生活态度消极,甚至认为自己病入膏肓,无药可治,已成为废人,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自责自卑,甚至有自伤倾向。那么,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一个复杂的“奖赏”机制,当压力刺激适当时,人们能够恰当的应对、克服,就会产生“欣快”奖赏反应;但当刺激过强,难以克服,或源源不断,超出人们的应对能力时,神经递质水平就会发生变化,内分泌轴也有相应的改变,肌体免疫力下降,产生挫败感,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由于这时的生理异常变化尚未造成人体器官的病损,往往一般化验检查并不能发现异常。当然,这时的异常变化也是可逆性的,恰当的治疗可以消除它,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随着世界性的“神经官能症”发病率的上升,医疗费用也不断上升,引起各国重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近几年的数十项研究,特别是对正常人进行了大样本的汉密尔顿量表、宗氏量表检查发现,相当多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病人,与抑郁症相符,认为其症状表现为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而这种症状往往有放大效应;对这一类病人进行抗抑郁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干预治疗,常可获得满意疗效。国外学者一致认为,应当取消神经官能症的诊断,而诊断为抑郁症的躯体化。

  目前在国内,医学界也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尤其是针灸和中药治疗的应用,更是为广大病人提供了更为便捷、经济、低毒的治疗手段。所以,当你被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时,建议你不妨到神经科或精神科做进一步的检查,再行更为有效的针对性治疗。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