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持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路疾病。其特征为:
(1)骨量减少,应包括骨矿物质和骨基质等比例的减少。
(2)骨的微观结构退化,由骨吸收所致。表现为骨小梁变细、变稀,乃至断裂。这实际上是一种微骨折,致使周身骨路疼痛。
(3)骨的强度下降、脆性增加,难以承载原来载荷。可悄然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或在较大的外力下就可发生腕部挠骨远端骨折或髋骨近端骨折。
(4)在x线照片、光镜病理片、电镜显微照片以及应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都可发现骨组织中形态结构以及骨量的变化
(5)骨量减少、骨钙溶出、脊柱压缩性骨折,致使“龟背”出现,并伴发老年呼吸困难、骨质增生、高血压、老年痴呆、糖尿病等一些老年性疾病。
骨质疏松是指骨在量方面的减少,表现为松质骨的骨小梁数目明显减少,间隙增宽,松骨间孔变大,松骨结构粗糙疏松,骨密度减低。骨质软化:是指一定体积内骨结构的钙化不足,表现为骨骼密度减低,骨结构高度稀疏,骨小梁模糊而粗糙。这种软化改变通常是全身性的,是佝偻病和骨质软化病的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