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妇产科护理 > 正文

子宫性不孕的介绍之三: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按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按其感染的病原菌,又可分为结核性,性病性及一般细菌性。不孕妇女中,经子宫内膜活检,发现内膜炎发生率可达9.4%.常见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及厌氧菌。当然近年淋菌及支、衣原体感染明显上升,在有些地区已成为主要致病菌。本节讨论一般细菌性内膜炎。

  【临床表现】

  白带增多,子宫不规则出血,腰酸腹胀,常于月经期间发作。急性期表现为发热,阴道脓性排液,有臭味;子宫压痛;白细胞上升,如未及时彻底治疗则渐转为慢性。

  【病理变化】

  子宫内膜充血、水肿、大量炎性渗出,间质内有大量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这些变化可影响精子的运行及孕卵的植入和发育。当然炎症时子宫内膜不能为着床孕卵提供足够的营养,而且炎症渗出物也有杀伤精子作用,造成不孕。

  【治疗】

  1.急性子宫内膜炎

  (1)半卧位休息,免性交。

  (2)依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治疗。

  (3)如宫腔有妊娠残留物或新生物,但无明显出血者,待控制感染48-72h再酌情处理。

  2.慢性子宫内膜炎

  慢性子宫内膜炎较少见,但若新生内膜发生感染,患者常感腰腹不适,可以中药保留灌肠,并以理疗辅助。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