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护理理论 > 外科护理 > 正文

预防泌尿系感染的护理措施

  膀胱尿道损伤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尿外渗,加之长时间留置尿管或膀胱造口的污染,均可能造成感染。

  护理措施:

  (1)导尿时严格无菌操作,对尿道损伤病人要选择较细软的尿管,插入时动作要轻柔,如插入过程中病人疼痛难忍,或有阻塞感时,应稍作停顿,嘱病人呵气,腹部放松,必要时可顺尿管注入0.5%普鲁卡因2ml(皮试阴性)做局部麻醉,以缓解疼痛引起的痉挛,然后缓缓插入。若仍不能插入,则可能有尿道断裂,切不可强行再插,以减少损伤和感染机会。

  (2)尿管要妥善固定,保留2~3周,特别要防止过早脱出,如能选择合适的双腔导尿管,固定将更为稳妥。

  (3)保持尿液引流通畅。尿管远端应在大腿下面连接集尿袋。尿袋要固定在距骨盆水平面40cm以下的床边,防止尿管打折,扭曲,导致尿液倒流。每日2次用0.5%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外口及导尿管与集尿袋连接处。集尿袋每周更换1次。打开集尿袋放尿前、后均应洗净双手。嘱病人多饮水,并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

  (4)行耻骨上膀胱造口术后,要加强护理。

  1)造口术后连接消毒引流瓶,引流管长短要适宜,适当固定、防止扭转、折叠或滑脱。

  2)术后病人常有血尿,血块易堵塞引流管,所以,术后立即用1:5000呋喃西林液维持滴入。冲洗速度成根据尿液颜色而定。一般术后3d内滴速较快,冲洗液量可达3000~4000ml.以后可以逐渐减慢滴速,直至尿液澄清可改为每日2次冲洗,每次200ml左右,冲洗前应先放尿,如有堵塞,可加压冲洗,以保持引流通畅。

  3)保护造口周围皮肤,每天更换敷料。外涂氧化锌软膏。切口周围皮肤如有分泌物浸湿要及时更换。

  4)造口管一般留置1~2周。拔管前要先夹管,观察能否自行排尿,如排尿用难或切口处漏尿则延期拔管。

  5)认真观察引流尿液的颜色、量,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主管医师。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护士资格考试

2020年新课

1580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